地理环境
库车古称龟兹,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中最为繁荣的过度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有着灿烂的而悠久的龟兹文化,素有“西域乐都”和“歌舞之乡”的美誉,境内有以龟兹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库车位于天山南麓中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地理处境为北高、南低,呈缓坡形,北部高山终年积雪,属大陆温和气候,年降雨量65.3厘米,平均温度在11.4℃,气候变化悬殊较大,最高可达41.5℃最低温度达0下27.4℃。地理位置为北纬40°49′- 42°38′,东径40°49′-42°38′,南北长193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15379平方公里。库车市是人口较多的县城,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2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混合定居,总人口达65万人,辖8个镇、6个乡、4个街道,223个行政村、36个社区。库车地外平原、河流渠道纵横、土地肥沃,农牧业生产发达,盛产粮棉、瓜果、牛羊马驴等。目前,库车是国家和自治区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炭、电力工业基地之一,是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也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主气源地。
流布区域
库车兹比补制技艺分布于在我市只库车市呀哈镇、乌尊镇 和他的儿子和两个徒弟继承了这技艺。
历史渊源
“库车兹比补”是南疆的各族群众普遍喜欢的一种饮料,其制作方法也十分独特。传统饮料,独具特色,是维吾尔族传统饮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内容
兹比补是一种特制果醋汁,它的历史与和田地区盛产的买杂扑饮料和阿瓦提地区盛产的木塞勒斯饮料的历史,使用过程基本相同。但有一些民医和家族利用自比补加工各种民药,使自比补成为“补药”。兹比补是库车市民医所创造的成果;兹比补是用葡萄做成的,属传统医用制品。
传承谱系
兹比补一般在民医和家庭加工制作,作为补品在生活中饮用。主要是用葡萄酿制,传承人吾守·达吾提在2022年去世,现在有他的女儿和女婿继承该技艺。
基本特征
把新鲜的葡萄摘下来后,仔细挑选一遍,确保没有一颗烂葡萄,然后将其清洗干净,装入清洁的布袋里,绑紧袋口,穿上裹着塑料袋的新胶鞋踩压,将葡萄汁过滤出来,把葡萄汁倒进锅里4-6小时沉淀,再把过滤出来的汁液同其他材料倒在一起在用80温度的火烧煮,兑进约三分之二比例的水,不一会儿,汁液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杂质泡末,用裹着过滤布的舀子将其舀掉,再过一会儿会泛起一层黑色泡沫,这是葡萄的本色沫子,不用动它,多煮一会儿就会像油一样消失了。在停火后等熬到一定的浓度后,过滤倒入干净的缸里,或在锅里存放几个小时,再倒进坛子里,加盖密封后,放在向阳的地方30天后,自然发酵的库车兹比补就要成熟了。
主要价值
兹比补是营养丰富的上等补品,本地人们也称这种饮料为“多拉”(药)。南疆的各族群众大多喜欢园艺,房前屋后都栽有葡萄,每到夏天葡萄成熟的季节,他们便开始酿制这种饮料,这种饮料大多数为自己家酿,自做自用,也可用来招待客人。库车市的“兹比补”是南疆有名的,主要是因为库车“兹比补”营养丰富,质量好,口感也很独特,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舒筋活血、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肾虚、皮肤疾病的功能。
濒危状况
随社会发展,手工技艺被现代化生产所取代,此类传统酿制工艺慢慢没有被利用,近年来结合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对技艺进行登记、记录的方法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得到保护保存,传承人所剩无几。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乡镇党政采取对传承人提供优惠政策,对充实本技艺的人划拨从事用地,在用地、投资等方面提供援助和相应措施,鼓励人们从事本行业。
2.为了有计划地向消费者推荐此类原生态的传统技艺,用网络媒体、抖音等平台及举办各类对外宣传活动进行了宣传。
3.政府协调各乡镇街道,鼓励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传承普及传统技艺,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非遗渗透于群众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鼓励传承人带徒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关心传承人生活,提供有力的传承条件。
5.对非遗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做好挖掘、收集和整理申报工作,保存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档案资料,并做好了数字化资料的建立和保存。
6.针对手工技艺类项目的传承人及技艺进行视频记录,对相关技艺保留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