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沙雅县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沙雅县沙雅镇范围内。沙雅县位于沙雅镇位于东经:82.782620,北纬:41.216841,沙雅镇地处沙雅县城周边位置,北接沙雅县努尔巴格乡、南与托依堡勒迪镇相连,西与海楼镇毗邻、东与古勒巴格镇接壤,辖区7个社区、2个行政村,是沙雅县商业、行政、工业发展中心,为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流布区域
沙雅县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主要在沙雅县沙雅镇一杆旗社区私人作坊、沙雅县文化社区沙雅县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展厅等范围传播,店面分布在沙雅县一杆旗街范围。
历史渊源
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的制作历史悠久,在沙雅县英买力镇汉代乌什喀特古城中就曾发掘出卡拉库尔羊胎羔皮帽。据县志记载:沙雅古代畜牧区之一的齐满村是制作胎羔皮帽的发源地,后流行于央塔克协海尔一带,逐渐扩散于全县范围。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贸易的发达,促使沙雅的卡拉库尔胎羔皮帽流传到世界各国。
基本内容
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工序复杂、做工讲究,或大气、或小巧、或庄穆、或灵秀,各有千秋、异彩纷呈。2007年6月,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承谱系
沙雅卡拉库尔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传承主要由庭式传承方式,由玉苏甫·塔吉(爷爷)-吐尼牙孜·玉苏甫(父亲)-艾麦尔吐·尼牙孜(传承人)—海力千木·克比尔—拜合提亚尔·艾买尔—孜来汗·图尼牙孜—阿曼古丽·图尼牙孜
基本特征
做卡拉库尔库尔胎羔皮帽要选择花纹、色泽俱佳,颜色主要有黑色、灰色、枣红色等原材料。在设计、画图、裁剪环节,先要设计好需要制作帽子的款式,用铅笔画出图样,最后根据画好的图样进行裁剪。第二道工序就是缝制,将裁好的部件按帽子的模型将选好的皮子对好花纹、形态,然后用针线进行缝制,缝制的针脚要小,要密以保证接缝处无痕迹,这样才能做出精致的帽子。接下来开始上里子,一般将毛皮做里子,将里子套到木头模具上,上面抹好胶,粘上棉布和毡子,然后将皮面套上去撩边。最后进行修整,将帽子从摸具上取下来,剪掉不齐的毛、梳理、喷水、压等进行整修。
主要价值
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工序复杂、做工讲究,或大气、或小巧、或庄穆、或灵秀,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对研究沙雅地域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濒危状况
受现代工业发展冲击,沙雅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因制作工序复杂、卡拉库尔胎羔羊皮短缺,产品成本等因素影响,其价格无法与工厂制作的鞋帽竞争,存在销量不高、传承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加强人员培训,先后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外出培训,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专业技能。
2.组织开展各类展示展览。近年来,多次参加杏花节、梨花节、樱桃采摘节、“中国旅游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欣赏和体验,让游客对更深入的了解沙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
3.加大传播力度,通过制作宣传视频,在沙雅好地方App、沙雅零距离等新闻媒体宣传,提升沙雅非遗项目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