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库车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理位置为北纬40°49′- 42°38′,东经40°49′-42°38′,南北长193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15379平方公里。库车市是人口较多的县城,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2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混合定居,总人口达65万人,辖8个镇、6个乡、4个街道,223个行政村、36个社区。
库车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历史。境内有以龟兹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地理位置北高南低,属干旱、少雨气候,属典型的温和地带。
流布区域
分布于库车市热斯坦街道、萨克萨克街道、乌恰镇、依西哈拉镇、比西巴格乡、齐满镇、敦阔塘镇、哈尼喀塔木乡、牙哈镇、乌宗镇。
历史渊源
著名的维吾尔族学者,研究员阿不都守库尔·穆罕默德伊明在《西域石窟艺术》一书中说:龟兹人人“能歌善舞”、“在歌舞之乡中排在首位”,“龟兹曾出现魏度萨卡,苏祗婆,白明达等杰出的音乐家。苏祗婆和白明达在长安的活动为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艺术做出了显著的贡献。龟兹音乐不仅成为喀什、火州、伊州甚至甘州音乐的标准化基础还成为了漠北的突厥汗国和两河流域九族贾吾甫的标准化音乐基础。这些广大区域的所有音乐舞蹈都能在龟兹的音乐、舞蹈基础上能演奏。”
总之,库车市自古以来做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早在公元四世纪至七世纪龟兹歌舞艺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库车赛乃姆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是具有本地特色传统经典舞蹈,在舞蹈动作中可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憧憬的向往,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库车赛乃姆是具有龟兹文化遗风的一部经典舞蹈。
基本内容
1.项目主要内容:表现库车维吾尔人对爱情的忠厚、诚挚、珍惜爱人的习性。这部舞蹈温柔,轻盈,显示库车人民热爱艺术的精神和日常道德习俗。
2.具体表现形态:库车赛乃姆平常在库车麦西来甫表演,歌声转入赛乃姆曲之后男女表演者成双成对,跟着歌曲时而转来转去,时而退步相望、舞步相配。赛乃姆主要是跟随手鼓的节拍,以《鲜花开放千万朵》、《你就是我的心上人》等库车民歌为基调而转入高潮。库车赛乃姆的舞蹈结构双腿和双手的动作在太孜节段迈双步,缓慢、温柔、轻盈地跳动,在赛乃姆节段迈单步,一对行双步,中等速度,豪放,快步跳动。在结尾曲快步,轻盈的跳动,在打鼓点时向后退步、旋转、侧眼相望,表达男女交流感情的动作。
传承谱系
库车赛乃姆自古以来在麦西来甫和聚会中表演。这部舞蹈不仅在库车地区表演,还传播于龟兹绿洲附近各县。在历史上表演库车赛乃姆的著名舞蹈家有艾拉努尔汗(1908—1958)、海力且木·斯迪克、海尼沙汗、吐尔地海瓦、塔西·买合苏提、阿不都热扎克·卡德尔、那斯尔·努苏尔等人。由于库车赛乃姆的舞蹈要求高,学习难度大,到20世纪90年代老艺人年迈,先后去世,年轻人受一些现代文化的影响,民间舞蹈改变了原生态的形式,在社会中的流传受到一定影响。
基本特征
1、库车赛乃姆舞一般在库车麦西来甫活动中表演,此舞蹈舞步轻盈、豪放,成对的男女舞伴随着民间乐曲与手鼓节奏时而相互围绕、时而翻身后退,相互交流、抒发感情,赛乃姆舞基本跟随音乐和手鼓的节拍而跳动。
2、随着音乐的演奏变化,一人跳、双人跳、集体跳都可以。
主要价值
1、在研究维吾尔族文化艺术,民间歌舞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调查了解维吾尔民族的历史进程、生活习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在研究维吾尔族服饰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濒危状况
1、此舞蹈在动作上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因此缺乏传承人。
2、对会跳库车赛乃姆舞的能手关心和照顾还不足。
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机的普及,举办传统麦西来甫与文艺活动越来越少,对传统舞蹈感兴趣的年轻人减少。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为学习、传承赛乃姆舞的艺人减免税收,组织参加各类文化和非遗展演活动,鼓励和满足民间艺人从艺需求,改善生活条件。
2.利用寒暑假,开展少年儿童文艺培训班,传授库车赛乃姆。
3.发挥民间艺人演出团体作用,安排传承人履职多培养赛乃姆学徒。
4.配备服装与相关设备,在全市各乡镇街道进行宣传演出。
5.库车赛乃姆舞的学习列入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