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小刀制作技艺

基本信息

行政区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沙雅县

经纬度坐标:82.78680855 ,41.22347006

非遗类型:传统技艺

非遗级别:自治区级

非遗传承人:热合曼·他西

公布批次:第一批

项目编号:Ⅷ-7

申遗单位:沙雅县文化馆

申遗负责人:艾尼瓦尔·卡迪尔

申遗联系方式:0997-8322362

详细信息

地理环境

沙雅小刀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沙雅县沙雅镇范围内。沙雅县位于沙雅镇位于东经:82.782620,北纬:41.216841,沙雅镇地处沙雅县城周边位置,北接沙雅县努尔巴格乡、南与托依堡勒迪镇相连,西与海楼镇毗邻、东与古勒巴格镇接壤,辖区7个社区、2个行政村,是沙雅县商业、行政、工业发展中心,为沙雅小刀制作技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

流布区域

沙雅县小刀制作技艺主要在沙雅县沙雅镇一文化东街3号私人作坊、沙雅县文化社区沙雅县小刀制作技艺展厅等范围传播,店面分布在沙雅县一艺术中心范围。

历史渊源

沙雅小刀是以产地沙雅命名的手工技艺小刀,它以小巧玲珑,工艺精湛,刀刃锋利,装饰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精美图案,被称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历史上沙雅县小刀就久负盛名,宋代,曾作为龟兹贡品进奉朝廷。沙雅小刀,俗称“塔石罕”宝刀,以其做工精湛、造型美观、刀刃锋利、富含文化底蕴而闻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装饰和使用价值。

基本内容

沙雅小刀的工艺复杂,要进行锻打、沾火、造型、锉磨、镶嵌铜、骨、花纹等一系列的工艺,经验不够的话火候就不到位,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好。一把普通的小刀做一天就可以完工,一把上乘的小刀要四五天才行,手工制作的东西都比较慢。每一把小刀都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审美观,凝结着他们的智慧。

传承谱系

沙雅小刀制作技艺传承主要由庭式传承方式,由塔力普·托合提(爷爷)-他什·塔力普(父亲)-热合曼·他什(传承人)。

基本特征

从一堆原材料,到一把塔石罕小刀,全部为手工制作,要经过200多道工序。即便每天全力赶制,至多做两把,一个月总产量四五十把,每把售价50元左右。

沙雅县传统小刀制作技艺2007年6月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3月,热合曼·塔什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价值

沙雅小刀的工艺复杂,要进行锻打、沾火、造型、锉磨、镶嵌铜、骨、花纹等一系列的工艺,研究沙雅地域特色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濒危状况

受现代工业发展冲击,沙雅小刀因制作工序复杂、手工制作的东西都比较慢。受产品成本等因素影响,其价格无法与工厂制作的小刀竞争,存在销量不高、传承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普查工作全面,整理工作扎实,申报工作积极,保护工作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多次参加杏花节、梨花节、樱桃采摘节、“中国旅游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欣赏和体验,让游客对更深入的了解沙雅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