メソポタミア遺跡(Mesopotamia)







基本情報
ネーション:イラク
宛先タイプ:二重遺産
詳細を見る
伊拉克南部艾赫沃尔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及美索不达米亚遗迹位于伊拉克南部,为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包括三处考古遗址和四处湿地沼泽。文化景观包括乌鲁克、乌尔、埃利都遗址,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苏美尔文明的城市和聚居地遗迹,见证了公元前2000-3000年间兴盛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湿地三角洲地区的两河流域文明。自然景观由中部沼泽、哈维则沼泽、东哈马尔沼泽与西哈马尔沼泽组成,代表了典型的伊拉克沼泽景观与生态系统,是极度炎热和干燥环境下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系统。
地理位置
伊拉克南部艾赫沃尔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及美索不达米亚遗迹地理位置为北纬31°33’东经47°39’,遗产保护面积为211,544 公顷,缓冲区面积209,321公顷。
主要价值特征
乌鲁克、乌尔、埃利都遗址见证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城市中心自欧贝德、苏美尔时期至巴比伦、希腊时期的发展与衰落,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文化对古代近东城市化及人类发展的贡献。
乌鲁克、乌尔、埃利都遗址周边自然环境从最初的淡水沼泽因水源枯竭及盐渍化演变为今日的沙漠,这种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三角洲不稳定生态环境对城市兴衰的影响。
中部沼泽、哈维则沼泽、东哈马尔沼泽与西哈马尔沼泽是体现全球干旱内陆三角洲生态演替过程的典范,是最大的西欧亚-里海-尼罗河中转站及野鸭越冬场所之一,为沿西亚-东非航道飞行的滨鸟重要中转站;对鱼类和虾类物种从波斯湾到沼泽地的迁移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沼泽、哈维则沼泽、东哈马尔沼泽与西哈马尔沼泽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价值,是多种特有物种、濒危物种的避难所,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遗产介绍
乌鲁克、乌尔、埃利都曾为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宗教、经济、政治中心,遗址包括金字形神塔、寺庙、宫殿、城墙及水利工程等公共设施遗址;由皇家陵墓及宫殿、宗教区、公共仓库、工业区及密集的居民区等区域为主,反映社会阶级等级划分的城市布局遗址;体现中央集权的书写系统及行政档案及大量进口商品文物。
遗址地貌的浅洼陷为永久性或季节性沼泽、水路及河床遗迹,聚集区遗址分布于沼泽水源形成的小岛上。建筑遗迹、考古发现及楔形文字证明了湿地景观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及艺术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