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nonhalm Millennium Abbey(The Millenary Benedictine Abbey of Pannonhalma)

Base Information

Nation:Hungary

Destination type:Cultural Heritage

Detail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vi),潘诺恩哈尔姆千年修道院及其自然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
这里的第一座修道院建于996年,为了教化匈牙利人,又建立了第一所国家学校,且在1055年,撰写了第一份匈牙利文档案。自创建之日起,这个修士团体便促进了中欧文化的发展。它1000年的历史可以从修道院建筑风格的连续性看出来(最后的建筑于1224年完成),今天它仍然是学校和修士团体的屋宇。
1002年,圣斯蒂芬发布了关于对第一个长方形基督大教堂举行祭献仪式的宪章,宪章中还标明了这个宪章草案最初是由斯蒂芬的先父盖左(死于公元997年)来完成的。这个属于早期的半圆形的建筑物的残垣位于主要走廊最西端的地面之下,1994年,这段埋于地下的围墙已经露出地面达两米多高。在教堂西部的半圆形后殿的高度差如此昭然,对此唯一令人信服的解释就是认为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地下室,沿袭了卡罗林和奥托尼的建筑风格。考古研究不仅发现了早期地下室的深度和半圆形的教堂后殿的围墙的厚度,还揭示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实:第一个避难所与主要走廊宽度与现存大教堂的完全一致。
对潘诺恩哈尔姆千年修道院进行重建的准备工作始于1137年,是由大法官法庭的国王贝拉二世发起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属于12世纪建筑物结构的有重要意义的遗迹位于教堂的围墙内。毋庸置疑,这些有珍贵价值的遗迹位于在12世纪建筑的主要修道院的北部城墙和南面的走廊范围之内。南面走廊的外部城墙同样具有三扇窗子的残迹。1225年发表的皇家档案是唯一的一份详实可靠的记载资料,精确的记录了今天所看到的长方形基督大教堂,即第三座建筑物。档案中还追溯了于1224年举行的隆重的献祭仪式。
潘诺恩哈尔姆千年修道院是当今匈牙利境内唯一一个保存完整的传统的本笃会的庙宇建筑群。修道院、环绕着中心广场的走廊、中央庭院构成了修道院的中心。修道士的生活方式不断的向其周围传播,并且世代相传。北面矗立着教堂,东面的一侧是牧师会礼堂,当地的平民百姓正是在这里,由修道士带领着做祷告,并且同他们共同探讨生活琐事。修道院的食堂位于南面,高温浴室与食堂紧密相连,中世纪以来,这个浴室就已经失去了其固有的热度。西面是工作间和写作室,楼上是卧室。庭院中种植着鲜花及出现于中世纪修道院药方中的医用的香草。
建于13世纪的原始的罗马式修道院,在国王马提亚统治期间的1486年进行了改建,是哥特式风格。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具有双层结构的原屋顶上面的建筑风格,它是继十五世纪中叶之后兴起的一种建筑模式。位于教堂南面墙上的一幅以描述基督耶稣为主题的壁画展现了教堂的创新,这些壁画是大约14世纪左右的作品。
石柱子上的装饰也具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些装饰物中的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植物,每一种植物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此外,也有一些是用人头肖像或其它的象征物来表现德育的重要性,对于那些习惯于边走路边思考的人来说,无疑会从中得到某种启发。

Nearby Scenic Spot

Silk Road

The Silk Road started from Chang‘an (now Xi‘an) and Luoyang, and passed through Gansu and Xinjiang to Central Asia and West Asia, and connected the Mediterranean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