Кашгар(Kashgar)

база

Алтайские горы, имеющие северо-западно-юго-восточную тенденцию, охватывают границы Китая, Казахстана, России и Монголии и простираются на более чем 2000 километров. Алтайские горы в Китае относятся к южному склону средней части, протяженностью более 500 километров и высотой 1000-3000 метров. Главный хребет имеет высоту более 3000 метров, а самая высокая вершина на севере - пик Дружбы, высота которого составляет 4374 метра.:Китай

Цинхай-Тибет ұлттық саябағы:Фокус-Сити

Подробности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喀什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克孜勒河中游。介于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 是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地。距乌鲁木齐市距离1473千米。东西部与疏附县接壤,北倚古玛塔格山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南面与疏勒县隔克孜勒苏河遥相对望。总面积为105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喀什市地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1502米,最低1264米,平均海拔高度1289.5米,属喀什噶尔河流域冲积平原。
气候
喀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降水少。喀什多年平均气温11.7℃,最高为1956年13.1℃,最低为1974年10.5℃。喀什年平均降水量为61.5毫米,最多为1974年,达146.2毫米,最少为1979年,仅17.3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12。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全市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 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水域面积79.9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
水资源
喀什各河系的源头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不同季节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孜、盖孜、库山等5条。河水年径流量11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60万千瓦,易开发120万千瓦。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到80年代初、中期,全区修大、中、小型水库102座,总储水量 13.39亿立方米,冬天储水量最高达10.7亿立方米,夏天储水一般在8~10亿立方米。主要储水季节在7—9月,总储水面积600平方千米,可灌溉农田390.5万亩次。在102个水库中能储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有:小海子水库,储水4.55亿立方米;西克尔水库、永安坝水库、前进水库各储水1亿立方米左右。这些水库分布在苏吉卡克、依盖尔其、小海子的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叶尔羌河。全市水库库容变化大,所有水库除苏吉卡克水库有1500立方米死库容外,其余水库很少有死库容。
植物资源
喀什植物资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绿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等。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 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2.75%。树种有杨树、柳树、桑树、沙枣、槐树、梧桐、松树、杉树、柏树、红柳、胡杨、沙棘等。果树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质地优良、含糖量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粱、油莱、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植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
动物资源
动物家畜有羊、牛、马、驴、驼、骡、猪、兔等。野生动物有狐狸、野猪、黄羊、雪豹、雪鸡、野兔、松鼠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
矿产资源
喀什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地热、铁、铬、钛、锰、钒、金、银、铜、铅、镁、钻、钨、美矿、白云岩、萤石、熔剂灰岩、硫铁矿、自然硫、岩盐、蛇纹岩、重晶石、皂石、方纳磷、膨润土、水泥石灰岩、饰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粘土、宝石、玉石、东陵石、黄玉、石榴石、电气石、水晶、金刚石、玛瑙等。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

风景名胜

喀什古城九龙泉景区
喀什老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喀什噶尔老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老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誉。
九龙泉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东端低洼处有个占地约2660平方米的空地,中有几眼清泉,按一定间距排列,各为一池,清澈见底;各池又有小沟相通,最末有一小渠将溢出的泉水引出,至东边吐曼河畔的柳林中,组成一个完整的泉景。
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是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在这里有一条维吾尔居民小巷,叫“阔孜其亚贝希巷”,意为“高崖上的土陶”。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的王宫就建在它的北面高崖上。
喀什地区博物馆
喀什地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于1992年,2018年9月,被确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236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新疆丝路历史文物陈列》,展出新疆各地出土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时期以及喀拉汗王朝的文物数百件。馆内主要收藏和保管的文物是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共计2084件,其中历史文物486件、民俗文物1597件,国家一级文物16件。
喀什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在喀什市解放北路,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它以其悠久历史、雄伟建筑和民族特色闻名中外,在中亚地区与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的著名大清真寺齐名,已成为丝路明珠—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扬中外。1962年7月11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定为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英国在喀什噶尔回城北关高台地(今喀什市色满路的其尼瓦克宾馆)兴建正规领事馆,民国6年(1917年)全部竣工。此馆占地3.3万平方米,内有领事办公大厅、二厅、秘书办公楼、情报站、商务洽谈所等英式建筑,以及各种等级的住宅楼、食堂与娱乐设施;二厅之后的内院内还设有花园运动场;馆的东面又有一个占地约5亩的大果园。民国34年(1945年)底,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撤销,其不动产全数移交给英属印度与巴基斯坦,改称印巴驻喀什领事馆。1954年,印巴驻喀什领事馆撤销,领事馆改为喀什交际处,后又改为其尼瓦克宾馆,成为喀什市区较大的涉外宾馆。
瑞典基督教行道会驻喀什代办处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瑞典基督教行道会在喀什设立代办处,属外国民间团体,以传教和行医为主要活动,与中方外事交涉均由英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代为管理。此代办处占地约40亩,内设教堂与两幢瑞典式平房。教堂毁于民国23年(1934年)战乱。两幢平房保村。民国22年(1933年)南疆战乱时,该代办所为民族分裂分子成立的伪政权印刷反动报刊和伪币。民国23年(1934年),新疆省下令查封该代办处,驱逐工作人员与传教士,抄没其印刷设备。
阿尔斯兰汗墓
阿尔斯兰汗墓,位于喀什市中心东南部2.5公里的吐曼河畔。阿尔斯兰汗,意为“狮子汗”。这座墓是喀喇汗王朝大汗奥布勒·哈桑·阿里·阿尔斯兰汗的墓,北宋咸丰元年(998年),他在与于阗军队作战中阵亡,在此埋葬。该墓在一个长方形高台上,土台高3.5米,东西长35米,南北宽30米,台上四周原有砖砌围墙。
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
光绪十九年(1893年)俄国在色满庄(即今喀什市色满路的色满宾馆)兴建正规的喀什噶尔领事馆,占地1.5万平方米。民国14年(1925年),中苏邦交恢复,苏联在俄国驻喀什噶尔领事馆旧址设苏联驻喀什领事馆,1956年,苏联驻喀什领事馆撤销。该领事馆的建筑大多保存完好。
香妃景故园景区
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和电视剧《还珠格格》,使“香妃”名扬天下。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无从考证,但乾隆帝40多个后妃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霍卓氏(又作和卓氏),传说中的香妃原型,其家人配合清军作战平叛,立下战功,伊帕尔罕随家人进京,随后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后逐步晋升为容嫔、容妃。香妃故园是家族陵园,为一组古建筑群,有门楼、教经堂、大小礼拜寺、主墓室等,各种形态的建筑构成陵园的多层次景观,虽然历经风雕沙蚀,但从建筑物外观的木雕、砖雕和彩绘等仍可以看出其曾经的辉煌。
莫尔寺遗址
莫尔寺遗址位于喀什市佰什克然木乡莫尔村,是留存至今的一所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3世纪。“莫尔”,维吾尔语意为 “烟囱”,因遗址内保存了高大的形似“烟囱”的佛塔得名,这是中国最西部的、保存较好的佛塔,是丝绸之路留存至今的年代较早的一处佛教遗迹,也是佛教文化在喀什一带盛行的有力见证。2001年莫尔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橐城 (班超城)
盘橐城是纪念我国东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定远侯班超恢复西域完成祖国领土统一大业的历史文化景点,又称班超纪念公园。盘槖城占地14.5亩,除班超和36勇士雕像以外,还建有36米长9米高大型半圆浮雕屏墙、大门、古亭、石牌坊、城墙、烽火台等建筑。
班超(32~102年),字仲升,东汉扶风邵平陵(陕西宝鸡扶风县)人,40岁毅然投笔从戎,以盘槖城为根据地,统一西域,重开丝绸之路,被封为定远侯,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和守护神。在很多史料中,盘槖城也被称为“班超城”,2003年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方特产

喀什噶尔石榴
喀什噶尔石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喀什噶尔石榴果实圆球形,呈多棱状;果面紫红色,着色艳丽,具点状密集分布色斑;籽粒紫红色或鲜红色,晶莹剔透;味浓、甜。
2011年8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喀什噶尔石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英吉沙色买提杏
英吉沙色买提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英吉沙色买提杏历史悠久,据汉书记载远在汉朝时期西域就有杏树栽培,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为选择,不断地进行优胜劣汰,形成了适合新疆本地自然条件的多个不同栽培品种。
英吉沙色买提杏色泽亮丽,果面光滑无毛,表面橙黄略带红晕,果肉桔黄色,香味浓,酸甜适口,离核、甜仁。
英吉沙色买提杏干
英吉沙色买提杏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艾古斯乡是色买提杏的原产地,为当地农民色买提在清顺治年间从中亚引进培育成功的。之后,英吉沙县乌恰、龙浦、苏盖提、托普鲁、依格孜等水源充足的乡镇陆续引种,逐渐波及全县。1987年,英吉沙县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十大优质杏商品基地县之一;2001年申请注册了“色买提”杏商标。
2009年07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英吉沙色买提杏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桑椹
喀什栽桑有着悠久的历史,喀什人民仍然重视栽种桑树。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较早的果实,被称为“瓜果中的报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两种,它既可作水果食用,也可入药,有补肝肾、明目、生津等功能。桑椹除鲜食外,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还用来熬桑糖,制果酱或酿酒。
无花果
喀什盛产无花果。无花果果形扁圆,皮很薄,果肉细软,米黄色,且与果肉不易分,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含糖量高达24%,有健胃清肠,清肿解毒,降低胆固醇等功效。无花果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脯和果酱。
蟠桃
蟠桃是喀什比较珍贵的水果之一,主要产于叶城县等地。蟠桃是桃子的一种,它的叶和花与普通蜜桃一样,成熟季节也大致相同,但果实却完全不同。蟠桃的形状扁圆, 类似无花果,但比无花果要大一些,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儿。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果肉为黄色。
葡萄
喀什是葡萄的盛产地之一。主要品种有绿葡萄、喀拉玉祖姆、翠珍珠、马奶子 、紫马奶子等50多个品种,风味各异。大都在八九月大量成熟。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是喀什的一种稀有名贵果树。阿月浑子果实呈白色,尖端开裂露出红晕。

喀什梨的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0多个品种。其中比较好的有砀山梨和叶城县棋盘梨。
沙棘
沙棘(别名醋柳、黄酸刺、酸刺桠)在喀什生长历史悠久,资源十分丰富。沙棘喜生长于沙漠及溪谷中,为丛生灌木或小乔木。它的茎和枝上有棘刺,花色淡黄,果实为枯黄色或桔红色。

喀什杏子品种繁多,其中以英吉沙县的色买提杏、叶城县的黑叶杏为最佳。

Рядом С Живописным

Ғалымдар арасында «Орталық Азия» географиялық ұғымы туралы біркелкі түсінік жоқ. Тар анықтама Кеңес Одағының ресми анықтамасынан туындайды, ол өзінің еншілес бес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на кіретін Қазақстан, Қырғызстан, Өзбекстан, Тәжікстан және Түрікменстанға ғана қатысты.

Кольцо Алта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