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木雕技艺

基本信息

行政区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新和县

经纬度坐标:82.55511804 ,41.52361389

非遗类型:传统技艺

非遗级别:自治区级

非遗传承人:阿卜拉·阿吾提

公布批次:第四批

项目编号:Ⅷ-54

申遗单位:新和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申遗负责人:胡志东

申遗联系方式:0997-8122426

详细信息

地理环境

新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与库车县隔渭干河相望,西以玉尔滚山为界与阿克苏、温宿县相交,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与拜城县毗邻,南与沙雅县英买力乡接壤。全县总面积8223平方公里,人口为17万;系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俄罗斯族、满族等10多个民族。 维吾尔族民间木雕手工艺,是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演变而来,又在原始的半农半牧草原文化基础上,随着农耕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出现,使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维吾尔族民间木雕工艺经过几个世纪以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完善。相关制品有门、窗、柜子、天花板、木箱、木凳、摇篮、木桌、吉乃孜、木盆、木罐、木碗、木马桶、木壶、木花瓶及手工艺品。

其代表作品有:木碗(盘)、木罐、木臼、木雕工艺品。

流布区域

维吾尔族传统木雕手工艺比较集中地分布在新和镇(巴扎)、尤鲁都斯巴格镇(巴扎)、渭干乡等地。

历史渊源

新和县是古龟兹汗国的一部分。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在古龟兹国,这一民间木雕工艺得到长足发展和广泛普及。从作为“龟兹文化”代表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可以看出,维吾尔人的生产形式主要是从事农业、牧业、商业和手工业。生活用品中的木盆、木盘、木碗(大小盛饭器皿)等器皿便是有力的证明,可以说这一工艺在佛教时代便已发展完善,具有了悠久的历史。

基本内容

维吾尔族传统木雕手工艺作为民族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其工艺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对这一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对于传承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维吾尔族传统木雕手工艺传承了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并鲜活地渗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生活用品的生产制作是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的,虽然自先民们不断传承至今,但在历朝历代的传承过程中,对这一民间技艺没有正式的文献记载可考证。但是,其独特的雕刻和制作方法及制作过程,具有很大的艺术性,仍不失为艺术珍品。

传承谱系

第一代传承人

吐尔迪·乌斯达,1870年生活在现在的玉勒都斯巴格,终生从事木雕和木匠业,并将他的儿子培养成了传承人。

第二代传承人

穆罕默德·乌斯达。1901年在新和县巴扎出生,1978年77岁时逝世,终生从事木雕和木匠业,并将他的儿子培养成了传承人。

亚森·卡尔(亚森·卡勒泰克):有名的木雕工匠,于1979年86岁逝世。他将伊明·尼亚孜等人培养成了传承人。

尼亚孜·吐尔迪:1910年生于玉勒都斯巴格,1997年逝世。终生从事木雕和木匠业,并将他的三个儿子和其他共10人培养成了传承人。

第三代传承人

热合曼·司马义:1949年3月生于新和县巴扎,现72岁。从16岁起随父学徒,1970年开始独立从业。

阿布拉·阿比提:生于1956年,1974年18岁起拜伊明·尼亚孜为师学木匠和木雕艺术,他现在一直从事木雕业和农业。

柯尤术·阿卜杜热依木。1955年生于渭干乡汗克塔木村。从16岁开始在本村和玉勒都斯巴格库木库勒村学木工和木雕。至今从事本专业。

基本特征

维吾尔族民间木雕手工艺,以天然木材为原料,根据消费需求的不同来选料,以高超的技艺用刀或者刨(或用一体化刨床刨或雕)经过挖、旋、刮、磨、雕刻等工序,或制作成门、窗、柜子、天花板等家庭装饰,制作成木箱、木凳、摇篮、木桌、吉乃孜、木盆、木罐、木碗、木马桶、木壶、木花瓶等生活用品,或制作成独特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工艺精美、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形式各异,用木质材料自然形成的花纹或雕刻上巴达木、麦穗、花卉和民族雕花等图案和纹样,集实用、观赏和收藏于一体,充分体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维吾尔族民间木雕手工艺品中在民间广泛普及和流传,很多造型独特的作品被爱好者如花珍藏。

主要价值

维吾尔族民间木雕生活用品制作手工技艺,是维吾尔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全面体现,它具有我县民间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最高精神价值。

濒危状况

随着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手工艺人的衰老和传承者的相继逝世,比较年轻的手工艺人还没达到艺术的高峰,加之对这一技艺的挖掘尚不到位,民间木雕手工技艺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全县具有高超技艺的代表性的传承人仅有一个。与此同时,现代年轻人在市场经济与传统工艺的衔接上和理解上以及利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创造更高的价值理解不够,因此,存在对传统手工艺不感兴趣的消极思想,诸多因素,使得木雕工艺处于濒危状态。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文化艺术也随之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导致人们对维吾尔传统民间木雕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在日渐淡化。维吾尔传统木雕手工艺与现代文化同步发展的步伐受到限制,并逐步走向濒危状态。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2007年县人民政府专门组织相关力量,到我县各乡(镇)、村,对维吾尔民间木雕工艺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经过调查论证将其列入新和县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2)2005年至2006年经地区有关专家先后多次调查论证,同意将此手工工艺项目列入保护项目,并参加了自治区和地区组织的少数民族手工工艺品展览,取得了好成绩。

(3)2008年地区有关专家多次到新和县,对维吾尔民间木雕艺术进行专题调研,并对此项目列入到重点保护项目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4)现已储存了新和县维吾尔民间木雕手工艺传承人现场录制的口头资料和VCD与DVD光盘,并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