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库车市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地理位置为北纬40°49′- 42°38′,东径40°49′-42°38′,南北长193公里,东西宽164公里,总面积15379平方公里。库车市是人口较多的县城,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2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混合定居,总人口达65万人,辖8个镇、6个乡、4个街道,223个行政村、36个社区。
地理位置北高南低,属干旱、少雨气候,属典型的温和地带。在这种条件下,酝酿出库车独有的手工技艺,这些技艺就是人民群众自然才艺的具体见证。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的影响,库车市形成丰富的天然资源,物产丰富、盛产各类植物、瓜果,畜牧养殖业发达,品种优良,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的美名。是全国“绿色食品”(优质大米)基地之一。也有“中国核桃之乡”的美名。库车这种自有的先决条件决定了前人创造形成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库车马具制作技艺就是代表性项目之一。
流布区域
在库车市有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混合定居。库车马具制作技艺具有悠久历史,主要分布于库车市老城区热斯坦街道。
历史渊源
维吾尔族先民在游牧生活时代,马、驴、牛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产生活助手,马具则是骑马或使用马车、驴车时不可或缺的装备,其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马具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通过师从的传授方式世代相传,传承至今,现存传承人吐尔松·麦米提力从小随父亲学习技艺,出身于库车市老城区热斯坦街道,他的学徒有吐地·麦合木提等人,因熟练于马具制作技艺在本地享有一些名气。
库车马具制作一般选用杨木或松木,动物皮做的皮线以及铁制的配件、棉线等经过锯、刨、锉等多道工序制作成型,并雕刻花纹图案,再用牛皮固定肚带等,最后用铜皮、铜钉及手工编织的拧花皮绳进行装饰. 从历史上看,马具的制作技艺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技艺不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挑战,但马具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传承人通过招收学徒等方式,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但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工具及运输行业被汽车和现代化交通工具取代,从事此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吐尔松·麦米提力从19岁就学习马具制作的工艺,是制作工艺的第4代传承人,多年的制作经历,他经历了马具制作技艺由盛而衰的过程。
基本内容
库车马具制作手工技艺历史悠久,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历来是以师从的方式继承和发展。制作原料与工艺通常选用杨木或松木、动物皮做的皮线以及铁制的配件、棉线等,经锯、刨、锉等工序将原木修成马鞍、套马、套驴的各种器械和形状并打磨光滑,再雕刻各式花纹图案。选用牛皮固定肚带等部位,用铜皮、铜钉及手工编织的拧花皮绳进行装饰,使其美观耐用。套马车还要做嘴套和缰绳控制马匹,防止受惊或咬伤马夫。套马或驴的器械为了防止牲畜皮磨破,会用麻布或毛毡以及外观用精美的图案装饰的棉布垫底,骑马用的马鞍上用金属镶嵌或雕刻图案。
马具在原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在2013年公布为第三批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该项目传承人是热斯坦街道热斯坦社区居民吐尔松·麦米提力。
传承谱系
马具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通过师从的传授方式世代相传,传承至今,现存传承人吐尔松·麦米提力从小随父亲学习技艺,出身于库车市老城区热斯坦街道,他的学徒有吐地·麦合木提等人,因熟练于马具制作技艺在本地享有一些名气。
基本特征
库车马具制作一般选用杨木或松木,动物皮做的皮线以及铁制的配件、棉线等经过锯、刨、锉等多道工序制作成型,并雕刻花纹图案,再用牛皮固定肚带等,最后用铜皮、铜钉及手工编织的拧花皮绳进行装饰. 从历史上看,马具的制作技艺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发展演变。
最初的选料、烘干、编型这些第一道和第二道的工序由手艺人完成,最后钉铁质装饰物,制作马具与铁匠技艺也有关联,要有一定的打铁经验,能做上百种不同样式的铁饰品。这些饰品既是装饰,也能保证马具结实耐磨。
主要价值
1.具有实用价值,对于原先游牧生活年代而言,马具是出行、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装备。它能让生活更方便,便于牧民在草原上放牧以及人们长距离出行,是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其工艺制作、制品外形、施工方法、画案雕刻等体现了当地民族生活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
3.其制作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工艺,如木工雕刻、金属装饰和皮革加工等。工匠们在制作马具过程中在一些器具上雕刻精美的花纹,还会用铜皮、铜钉和手工编织的皮绳进行装饰,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和精湛的手艺。
4.通过代代相传的制作技艺,年轻人能够学习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价值观以及传统技艺。
5.研究当地手工技艺和人文地理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濒危状况
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几乎不在使用此类传统手工技艺品类的用具,进入了衰落期,马具制作迎来不景气。随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使此类传统工艺得到一定保护。
3.市委、市政府重视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为做好库车本地特色技艺的保护发展采取了有利措施,各级党政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减少传承人和从业者负担,以减免税收等办法给予鼓励。各级部门将技艺的保护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并加强推广、宣传,加大保护力度。
4.搜集整理有关传统技艺库车马具资料,做好存档工作。
5.列入保护名录,解决一定经费补助,为传承人创造有利传承条件,但从事此类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目前没有学徒。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各乡镇采取对传承人提供优惠政策,对从事本技艺的人划拨用地,在用地、投资等方面提供援助和相应措施,鼓励人们从事本行业。
2.为了向消费者推荐此类传统手工艺品,用网络媒体、抖音等平台进行对外宣传,并借助各类推介活动进行宣传推广。
3.政府协调各乡镇街道,鼓励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传承普及传统技艺,大力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项目渗透于群众生活,通过不断举办非遗技艺展示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鼓励传承人带徒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关心传承人生活,提供有力的传承条件。
5.对非遗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做好挖掘、收集和整理申报工作,保存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档案资料,并做好了数字化资料的建立和保存。
6.针对手工技艺类项目的传承人及技艺进行视频记录,对相关技艺保留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