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松解粘连术

基本信息

行政区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阿克苏市

经纬度坐标:80.26109336 ,41.15278245

非遗类型:传统医药

非遗级别:地区级

非遗传承人:董小冬

公布批次:第五批

项目编号:Ⅸ-1

申遗单位:阿克苏市文化馆

申遗负责人:黄净

申遗联系方式:17707433118

详细信息

地理环境

阿克苏市,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城”,阿克苏市位于东经79°43′26″~82°00′38″,北纬39°28′57″~41°30′10″,地处南疆中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是阿克苏地区七县二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3584万平方公里(不含兵团),已建城区总面积153.59平方公里,耕地169.1万亩,由维、汉、回、哈等3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市辖3乡3镇、5个街道和6个片区管委会,共有112个行政村和59个社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等荣誉称号。阿克苏市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昼夜温差大。

流布区域

阿克苏市区

历史渊源

该项技艺源于元末清初,我国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人口大迁徙,它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见证了多元文化构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基本内容

手工刺绣指以手工方式,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就刺绣的针法而言,极其丰富而变化无穷,共有 9 大类 43 种,布海丽且木·阿布力孜会手工缝制工艺品、各类字画、服饰、花帽等。

传承谱系

局部传承关系如下(前六代不详)

第七代: 张汉杰

第八代:张俊巧

第九代:董晓冬

第十代:王建国

基本特征

松解粘连术据传源于明朝,经不断繁衍变化,后由祖辈将其整理并形成祖传学术手法,传至董小冬这辈已历经九代。董氏松解粘连术主要是靠手诊治疗,配合家传手法,以“点、压、揉、锤、扳、伸引”等方法进行推拿,本人在上一辈的经验基础上,通过自身研究,独创“推拿+火罐”的治疗方法,以火罐配合推拿松解术可快速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使患者减少疼痛和治疗周期。

主要价值

该项技艺作为传统中医的有力组成部分,为当地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见证了多元文化构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

濒危状况

阿克苏市区分布。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近年来,阿克苏市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以传承体系+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融入市场产业布局等体系建设为抓手,有效保护了该项目的传承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