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轮转秋千

基本信息

行政区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地区 乌什县

经纬度坐标:79.58154874 ,41.25154265

非遗类型:传统体育

非遗级别:地区级

非遗传承人:伊斯热依力·斯迪克

公布批次:第五批

项目编号:Ⅵ-1

申遗单位:乌什县文化馆(乌什县文工团)

申遗负责人:买合木提·肉孜

申遗联系方式:0997 - 6500090

详细信息

地理环境

沙哈尔地流行于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区域,一般在春秋季节或婚礼时举行。其玩法是在空旷的场地上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为主轴,主轴顶端装有一个木轮,木轮上系有多组绳索。多人推动主轴底部的横木,使木轮旋转,绳索上的表演者随着转速的加快逐渐升高,做出各种优雅而惊险的动作。

沙哈尔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常与刁羊游戏同时进行,两者相辅相成,往往延续多日。每当这时,小商小贩云集,使游戏更具有热闹纷繁的集市色彩和民族特色‌4。沙哈尔地的表演者在音乐的配合下,一边飞荡一边做出优美而惊险的舞蹈动作,宛若飞天。

流布区域

沙哈尔地流行于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区域,一般在春秋季节或婚礼时举行。其玩法是在空旷的场地上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为主轴,主轴顶端装有一个木轮,木轮上系有多组绳索。

历史渊源

“萨哈尔地”与秋千同属一类。据《杜阳杂编》记载,唐代有一位名叫石火胡的西域女子,能于百尺竿上张弦5条,以八九名女子积压居一条之上,这种技艺与维吾尔族的“萨哈尔地”(转轮秋千),颇有相同之处。由此可知,“萨哈尔地”的产生至少不晚于13世纪。

基本内容

“萨哈尔地”作为一项备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的大型活动,游戏规则是怎样的呢?下面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独特的秋千活动吧!“萨哈尔地”一般是由高约十五六米的主轴、木轮、轮杆以绳索连结。

传承谱系

维吾尔族民间最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维吾尔族的秋千的高度较高,而且参加这项活动的规模也比较大,举办时是当地最富特色的一大景观。维吾尔语称“萨哈尔地”,汉语意为“转轮秋千”,而在阿克苏地区则称之谓“恰克皮来克”。

基本特征

“萨哈尔地”作为一项备受当地少数民族喜爱的大型活动,“萨哈尔地”一般是由高约十五六米的主轴、木轮、轮杆以绳索连结而成。至轴垂直立于地面,轮杆套子至轴底萨哈尔地部,由两组(各4人)向同一方向扒转,主轴顶端装木轮,与底部轮杆以绳相连。

主要价值

一般在庆祝节日或婚嫁喜事时展开。在农闲季节时,群众婚嫁喜事中的恰克皮来克活动有时会持续数日,甚至数十天,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是大家非常喜欢的。

濒危状况

由于环境的闭塞,其器械、场地未发生巨大改变,具有原生态性;“沙哈尔地”竞技性较弱,其技术动作及规则没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受经济生活的影响。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乌什县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沙哈尔地(空中转轮),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举行,也常与刁羊游戏同时进行,两者相辅相成,往往延续多日。届时小商、小贩云集,使活动更具有热闹纷繁的集市色彩和民族特色。一般在庆祝节日或婚嫁喜事时展开。在农闲季节时,群众婚嫁喜事中的恰克皮来克活动有时会持续数日,甚至数十天,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