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阿瓦提县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边沿、叶尔羌河下游,东北与阿克苏接壤,南部深入塔克拉马干大沙漠。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东经79°45'—81°05',北纬39°31'—40°50'。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96万人,由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15个民族组成,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始胡杨林,是刀郎人世世代代生息活动的主要基地,紧临塔克拉马干沙漠,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日照时数为1974-3256小时,年平均气温10、4℃,无霜期为142-244天,土壤表面温度最高为71、0℃。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总量为10、3-119、5mm,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达243天,年总蒸发量1706-2048mm。寒暑变化强烈,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相对湿度低,夏季干热,冬季干冷,风大沙多,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
流布区域
“刀郎羔羊帽”是属于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以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维吾尔族民间,即以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最为著名。
历史渊源
“刀郎羔羊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产生和独特的刀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地理区域相关。13世纪,蒙古人兴起于漠北高原,后来疆域发展到了亚洲和东欧,建立了蒙古帝国。南疆及中亚大片地区,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察合台死后,蒙古宗王争权夺利,形成了长期的武力争斗。“各自割据、不相统属”。“地大者称国,小者止称地面。迄宣德朝(1426—1435年)…..多至七八十部”(明史.西域传)。这期间为了躲避战乱和宗王们的奴役,人们纷纷外逃。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自然成立他们栖身的好地方。
由于当时地域特征,刀郎人从事狩猎和落后的耕种,有多余的动物皮毛,并靠近沙漠和丛林,早晚温差较大,同时冬天为了御寒,就开始手工制作皮帽,同时与蒙古帽相结合,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刀郎羔羊帽。
基本内容
“刀郎羔羊帽”是维吾尔族特别喜欢的一种帽子,帽子一般比其他的帽子长一点,天凉的时候就戴深一点,天热的时候就将帽顶窝下,帽顶窝陷后斜戴在头上。
慕萨莱斯不勾不兑,纯真天然,加之营养丰富,历来是穆斯林群众喜爱的清真饮料。它浓茶色,透明,甜中微苦,浓郁醇厚,回味悠长,具有独特的风味。慕萨莱斯在喜庆日子里、凯旋时、丰收中、婚庆节日、宾客聚会时,人们都会畅饮它。同时人们唱着木卡姆、跳着买西来甫,高歌狂舞,尽兴而怡然,再现了古代西域酒文化的遗风。
传承谱系
第一代:艾沙.拜格(1944年去世)阿瓦提卡格木西
第二代:木沙.库尔巴西(1952年去世)阿瓦提卡格木西
第三代:沙吾尔.木沙(1998年去世)阿瓦提卡格木西
第四代:托乎提.沙吾提1949年11月20日出生。(乌鲁却勒镇阿英库勒16村):15599909769
第五代:玉素甫.托乎提1976年6月13日出生。(乌鲁却勒镇阿英库勒16村)13199747675 13565136579
基本特征
一、群众性。刀郎羔羊帽是当地维吾尔人倍受喜欢的帽子,有着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
二、技艺性。刀郎羔羊帽的制作是一种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活动,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其技术含量并不复杂,在日常生活动中很容易被老百姓接受,给这一项目的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代表性。刀郎羔羊帽制作属维吾尔民间传统手工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是蒙古、维吾尔族等皮帽制作技艺的综合,从而形成独特的刀郎羔羊帽。刀郎羔羊帽是刀郎地区维吾尔人生活的一部分。从使用人数多这一现象表明了它有着鲜明的代表性。
主要价值
1、刀郎羔羊帽是群众都喜欢带的帽子,有较好的御寒保暖和装饰作用。
2、对研究刀郎人民俗文化发展历史和刀郎人民的心理审美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一步保护传承这一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3、本遗产在认知本民族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本遗产在本民族中传承历史、学习礼仪、道德教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5、本遗产在增强本族群人员的民族精神培育、养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6、本遗产在继承和实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方面具有一定得推动作用。
濒危状况
近几年,随着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制作技艺以逐步被取代,逐渐消失。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主要分布在农村,优秀的制作技艺传承人也年事已高寥寥无几,所以,“刀郎羔羊帽”制作技艺需要及时保护和传承,通过宣传,保护和传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扩大参与范围。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进一步保护“刀郎羔羊帽”这个古老而又传统的制作技艺。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为弘扬、传承、挖掘、整理、保护阿瓦提县刀郎羔羊帽”制作技艺,阿瓦提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对阿瓦提县“刀郎羔羊帽”制作进行了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
2、已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招收学徒进行了技艺传授,让这项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代代相传下去。